理性投资,远离非法证券期货陷阱
2020年05月20日

  理性投资,远离非法证券期货陷阱”

防范非法证券期货宣传月活动


一、  什么是非法证券期货活动?

非法证券期货活动是指违反《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未经有权机关批准,擅自公开发行证券、设立证券交易场所或者证券公司,或者从事证券经纪、证券承销、证券投资咨询等证券业务的行为。

二、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的主要表现方式

(一)非法发行证券。非法发行证券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非

法发行股票,打着即将“境内外上市”等旗号,诱骗投资者购买、转让所谓“原始股”等。欺诈手法的特征包括:以到境内外上市、取得高额回报为诱饵;以社会大众,特别是中老年人为对象;以骗取钱财为目的。

(二)非法经营证券业务。主要包括非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非法经纪业务等。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是一种常见的违法行为,不法分子设立网站或利用社交软件、自媒体等工具以招揽会员或客户为名,以保证收益、高额回报为诱饵,非法提供证券投资分析、预测或建议,收取“会员费”、“咨询费”、“服务费”。非法经纪业务主要指无经纪业务资格的机构或者个人通过控制账户和开设子账户,接受交易指令,代理完成交易,如通过开设子账户等方式开展的场外配资活动等。

 (三)非法经营期货业务。主要表现形式为不法分子伪造期货平台,诱导投资者炒期货。这类平台通常是“山寨期货”,根本没有真实交易,其资金接口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相连接。受害人的资金打入指定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后,经过洗钱操作,被转移到嫌疑人控制的个人账户上,本质上是一种诈骗行为。

三、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的常见类型

()“私募机构”提供“股票内部信息”

()“专家”荐股和“代客操作”

()售卖“炒股软件”

()代理境外证券期货交易

()出售“即将在境内或境外上市的‘原始股’”

()假冒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网站

()以“现货商品交易”名义组织期货性质的交易活动

四、如何识别非法证券期货活动

(一)看主体资格。按照规定,开展证券期货业务(包括相关咨询业务),需要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取得相应业务资格。您可以通过证监会网站(www.csrc.gov.cn)、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www.sac.net.cn)、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www.cfachina.org)查询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信息,或者向当地证监局核实相关机构和人员信息。

(二)看营销方式。不法分子往往自称“老师”“股神”,以知道“内幕信息”、能够挑选“黑马股”,只要跟着他做,就能赚大钱的说法吸引投资者,而合法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是不能这么做的。证券期货交易是有风险的,不可能稳赚不赔。风险告知绝不仅是流程要求。

(三)看互联网址。非法证券期货网站的网址往往采用无特殊意义的字母和数字构成,或在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网址的基础上变换或增加字母和数字。您可通过证监会网站或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查看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网址,识别非法证券期货网站。查询网站备案和服务器所在地,识别不正规网站。

(四)看收款账号。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只能以公司名义对外开展业务,也只能以公司的名义开立银行账户。投资者在汇款环节应当格外谨慎,如果收款账户为个人账户或与该机构名称不符,请您果断拒绝。

 

典型案例

案例一:假冒公司名义,非法荐股诈骗

投资者张某接到金某电话,称其是中金公司员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得知他的股票账户存在亏损,中金公司可以为其推荐股票,帮助赚钱。出于对中金公司的信任,张某向金某提供的账户汇入了3个月的会员费6000元。此后,金某多次通过手机飞信和电话向张某推荐股票。但是,张某非但没有从其推荐的股票中获得预期的收益,反而出现了亏损,产生疑心的张某致电中金公司咨询后才知自己上当受骗。

风险提示:

不法分子为实施诈骗,多用与真实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市场专业机构类似的名称蒙骗投资者,或者直接假冒合法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来实施诈骗。投资者对此类荐股电话和来访要提高警惕,通过查询工商执照、证券投资咨询资格证书或向证券监管部门咨询等途径核实对方身份,防止上当受骗。

案例二:投资咨询求诸专业机构,信息来路不明多为陷阱

李某是一名投资者,在某网站看到一款炒股软件,声称其能准确揭示股票买卖时点。李某拨打网站上的热线电话,电话客服非常热情地向其介绍了该软件的炒股业绩,信誓旦旦地说,只要购买软件成为会员就会有股票信息提供,保证稳赚不赔。李某因近期市场震荡,股票套牢,便心急如焚地花6000元购买了该软件,使用期3个月。但不久,李某发现该软件的实际效果与宣称内容差别巨大,遂向公司提出退款。公司则称可以免费为李某展期服务3个月,并推荐有内幕信息的股票。随后,李某每次都是高买低卖,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陷入重度亏损的境地。经查,该公司无证券投资咨询资格,实际是以销售荐股软件的方式从事非法投资咨询活动。

风险提示:

荐股软件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优秀的荐股软件可以使投资者及时掌握比较全面的投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投资者一定的专业投资建议。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投资者对销售和使用荐股软件相关法规不熟悉的事实,用虚假的“荐股软件”欺骗消费者。其推销虚假“荐股软件”时往往进行夸大宣传,吹嘘软件功能,甚至通过人工提供或调节软件“股票池”,达到其欺骗投资者的目的。还有不法分子声称荐股软件只是工具,还需加入公司,成为会员,由专家进行指导,进一步欺骗投资者。

根据中国证监会201212月发布的《关于加强对利用“荐股软件”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监管的暂行规定》,向投资者销售或提供“荐股软件”并且直接或者间接获取经济利益的,属于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应当经中国证监会许可,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未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利用荐股软件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因此,投资者在购买荐股软件和接受证券投资咨询服务时,应当事先了解或查询销售机构或个人是否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投资者可以在中国证监会网站(www.csrc.gov.cn)、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www.sac.net.cn)进行查询,防止上当受骗。

案例三:“内部消息”成诱饵,骗取钱财为目的

投资者张某接到电话,对方声称自己是国内知名私募基金公司,拥有大量的“内幕信息”,有“高手”负责操盘,保证会获得大额收益。张某经介绍上网浏览了该公司网站,看到网站上公布了大量股票研究报告和行情分析,认为该公司非常正规、专业,便同意接受该公司的咨询服务并缴纳了6000元服务费。事实上该公司只是个皮包公司,不具有证券投资咨询资质,张某缴纳的服务费也打了水漂。

风险提示:

不法分子的办公场所往往就是租赁的一个小房间,甚至隐藏在居民楼中。其雇用一些对证券市场一无所知的“业务人员”通过事先准备好的“话术”对投资者进行欺诈,骗取钱财。投资者在参与证券投资咨询服务活动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盲目轻信所谓的“专业机构”和“内幕消息”,接受投资咨询服务时一定要核实对方的资格,明确对方身份,选择合法机构和有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员。

案例四:伪造身份加微信,实为荐股骗钱财

某证券公司收到下辖分支机构反映,一些不法分子谎称是该公司员工(甚至冒充该公司真实员工信息)申请添加客户微信、QQ等社交工具,或者邀请客户加入伪造的证券公司客户微信群、QQ群(如“XX证券VIP服务群”“规避风险交流群”),向客户发送或冒充其他客户在群内散布非法荐股信息。该公司立即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行情交易终端等渠道向投资者告知该事,进行风险提示,避免客户受骗。

风险提示

客户在同证券公司及其员工沟通、交流时,应当认准公司官网、微信公众号、营业部等官方渠道,若同不认识的员工联系、交流,应通过营业部或者该公司全国统一客服电话等途径核实员工姓名、员工号等信息,提高警惕,拒绝各类非法荐股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打印页面]  [返回上层]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